-
试题检索 :
-
教材版本 :
-
课本 :
-
题型 :
-
难易度 :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的事迹。其中一位母亲舍身护婴,其手机遗言写到:宝贝,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母亲舍身护婴的感人事迹实际上与我国古代的哪一种政治制度相关。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三省六部制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
《书序》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这里所说的“诸侯”①臣服于商王朝②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③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 ④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假设周王有甲乙丙丁四个儿子,其中甲年龄最长,由妃子所生。乙也由妃子所生,天资聪颖。丙是王后的大儿子,天资愚钝。丁是王后的小儿子,机敏聪慧。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周王应立谁为太子
A、实力的强弱
B、血缘的亲疏
C、封国的大小
D、军功的高低
下列对“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采取分封诸侯的办法建立了封建社会
B、分封诸侯削弱了西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分封的对象局限在周王室的宗族姻亲范围
D、实行分封制是为了拱卫周王的统治
“《三礼》记载了周代礼器制度:天子九鼎、诸侯或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下列表述不符合这段材料含义的是
A、周朝严格划分等级制度
B、贵族身份不同则礼仪有别
C、周礼是维护等级制的工具
D、鼎是贵族用来交往的礼物
宗祠,是供奉祖先、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宗祠出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分封制度
B、农耕经济
C、尊亲观念
D、宗法观念
分封制和宗法制对西周统治的有利作用是
①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而发生纷争
②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不利于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④强化中央控制能力,促进地方联系
周政治将“国”与“家”密切结合起来。能突出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嫡长子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B、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
C、封邦建国时主要是“授土”“授民”
D、宗法制以分封制、礼乐制为基础和保障